- UID
- 1351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2541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5-5-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5-7-3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r 博物馆上楼有个简介,只是不是中文。这里码几行字,介绍一下姊妹博物馆的另一个: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Arthur M. Sackler”是人名,汉语约定俗成翻译成“亚瑟·M·赛克勒(美术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上楼最后一个图片放大,这样就可以在图中看到 Arthur MSackler Gallery 字样. 这个博物馆和它的姊妹博物馆, Freer美术馆,是在地下通过一个走道相连的。两个博物馆都是专门搜集展览亚洲古文物的,包括埃及在内的中东地区(当然从纯粹地理角度而言,埃及属于非洲)。Sackler是当初最主要的古文物捐献者,他当初大约捐献了大约一千件珍贵的古文物以及不少现金。1000件古文物中以中国和波斯的文物为主(类似的,Freer是另一位主要捐献者),其中赛克勒美术馆的收藏更偏东亚一些,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贵霜、波斯等古帝国的文物,都有很大的收藏。
中国高校的第一座和古文物/考古相关的博物馆,北大考古系名下的博物馆,亦即“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其中的”赛克勒“就是这个Sackler 之音译。北大这座博物馆虽然不算大,但前后筹建了好几年,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建成。赛克勒也向北大这座博物馆捐赠了不少古文物;再加上北大本身的积攒,以及当年从燕京大学“收缴”而来的一批文物,北大这座博物馆倒也办得有声有色。这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位于主校门(西门)附近的鸣鹤园。鸣鹤园马路对面就是蔚秀园,俺表姐当年在那里分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表姐离开北大后,我就顺带帮她打点一下房子。北大校园(其实严格说来是燕京大学校园)里近十来个大清帝国留下来的园子,大抵是大清贝勒爷和格格们的园林,而鸣鹤园和未名湖等原属和珅和大人的产业,后来鸣鹤园由皇上赐给了某位王爷。民国时期大总统徐世昌利用职权低价购得鸣鹤园,然后徐大总统将里面的文物卖掉或者拆掉,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何况徐世昌本人也算一代文人,国学功底据说还不俗。鸣鹤园随后被燕京大学买了下来(现北大校园实际上就是前燕京大学的校园)。新中国成立后,像燕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等被拆解,北大继承了原燕京大学的校园,不提。北大主校园有不少满清皇室的私人园林(应该共有九个,例如蔚秀园、畅春园等,可能我会有遗漏),这些古文物基本上被破坏得差不多了,例如蔚秀园存留的部分古迹,在文革期间最终也被附近海淀镇的居民们洗劫一空。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