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拈花小和尚

[札记] 唐诗三百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静心。希望能找回这种状态。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5-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3-5-15 12:20
谢谢。本来整理了有很多。现在丢了。希望每天能腾一点时间继续整吧。
把每天的日常任务继续拾 ...

拈花这学习劲头真大,而且思路敏捷。

我是比不上你啦,人懒手还慢。:)给你点赞。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5-1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3-5-15 15:22
是的。李林甫虽然奸,能力还是有的。杨国忠就纯误国了。
杨素只知道个人名,和尸位素餐。

写的真很好,偶们只有仰望。

唐代写五古的可能比较少吧,李杜的古风应该不错。

五言古风的滥觞,应该是《古诗十九首》,感觉那诗写的真古朴,也真有力道。

晋代的陶渊明,应该诗五言古风大师。
虽然唐代诗歌的结构比较成熟,但大师比的主要是境界、格局和力度。
都是田园派牛人,陶渊明的五古和王维的五言,还真可以比肩一下,各有胜场。

他俩跟白石一样,隐士派。但同时跟白石又不一样。
白石算清客吧,渊明那真是穷隐,王维呢,妥妥的富隐。

而且,王维人家玩的好,一直当官,还是带薪休假。:)
真没人能比得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跳跳虎 发表于 2023-5-15 21:37
写的真很好,偶们只有仰望。

唐代写五古的可能比较少吧,李杜的古风应该不错。

是哒是哒。
每一句都赞同。大师比的主要是境界、格局和力度。
语言都比较纯熟了。
陶渊明的更生活化。
他的“草盛豆苗稀”太形象。作为锄过豆苗地的人,特别有发言权。
那天午后,一到地里,搭眼一望,那不是地,那就是陶渊明的诗:草盛豆苗稀。

王维的只有风光没有生活。是他佛系人生的写照。

白石算清客吧,渊明那真是穷隐,王维呢,妥妥的富隐。
白石是清客,受人供养。陶渊明刚刚辞官时大概还行,田地宅院都不算少。后来受了火灾。王维有别墅的人。

王维高啊。做了伪官,仍能逃得一命。但也消沉了下去。
文人里,除了晏殊难比,王维也算平顺的了。高适官也很大。

我很喜欢王维。他的竹里馆,用作过游戏里家族名称。
结果就是家族无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5-1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3-5-16 11:51
是哒是哒。
每一句都赞同。大师比的主要是境界、格局和力度。
语言都比较纯熟了。

王维比较懂为人处世,不像渊明那么耿直。
与友人书中,他对陶渊明的选择是不以为然的,认为苦了自己,划不来。

各有各的道理吧。王维放现在,妥妥的精英阶层,而陶渊明这类人应该几乎没有了。
人各有志,不好说他俩谁更高,或更值得学习。
不过,王维眼光更现代。

他依附过安禄山,平乱之后,朝廷算账,他八面筹划,能安然无恙,且后来又当官。
这人不简单。

清朝王渔洋的”豆棚瓜架雨如丝“我觉得写的也好,情景感很足。
陶渊明这首中,”带月荷锄归“,写的亦好,小时候农村常见此景。

”但使愿无违“,这句更好,很朴素,却很真理。

王维超然,我们只能远远的看。他到林子里,坐下来都要选一块干净且泉水洗过的石头。
渊明亲近,好像对面说话,而且他有化繁为简的本事。他在田野,那就是随便陇上一坐,哪有那么多讲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跳跳虎 发表于 2023-5-16 12:38
王维比较懂为人处世,不像渊明那么耿直。
与友人书中,他对陶渊明的选择是不以为然的,认为苦了自己,划 ...

王维更精致吧。风采过人,所以才有传闻中,当年在公主宴上抚琴一曲,弦惊四座。
做伪官,想来应是不得已,依附似在精神上也投靠了。感觉也不大公允。
他脱罪很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口占《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弟弟王缙也以功为其赎罪。

“豆棚瓜架雨如丝”果然写得好。没读过。清诗几乎都没读过。跳跳虎渊博。

陶渊明好诗太多了。我极喜欢他的“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还有“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在诗中多描写与邻舍翁的往来。
做他的邻居,想来也是一件快事。
但陶渊明应该是注重择邻的。专门写过移居,来表述邻居的重要性。

苏轼极推崇陶渊明,精神上,他们应是有相通之处的。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5-1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3-5-16 18:18
王维更精致吧。风采过人,所以才有传闻中,当年在公主宴上抚琴一曲,弦惊四座。
做伪官,想来应是不得已 ...

看你们这么聊,读来觉得非常畅快。那些诗人骚客们也是常人,也是投缘者多亲近而且不吝赞赏。同一时代的,杜甫欣赏李白,但李白却推崇孟浩然,孟却欣赏王维。这关系,挺有意思!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5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