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拈花小和尚

[读写] 抄读《孟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81.jpg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82.jpg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83.jpg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84.jpg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湯使人以幣聘之,囂囂然曰:『我何以湯之聘幣為哉?我豈若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哉?』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於吾身親見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

这个故事未必是史实,这段话也未必是伊尹所说。
透露出来的思想转变还是很有意思。所谓变,实则未变。只是从无希望变成了有希望。
尧舜之道云云,十九想当然耳。更疑似虚托。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子進以禮,退以義,得之不得曰『有命』。

如果一举一动都合于礼,合于义,也很无趣。
幸好《论语》中的孔子是有情绪有态度的。
木心说,孔孟之道培养伪君子。可能也是后世环境太残酷。做真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得之不得曰『有命』”,很坦然从容。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

好事者,孟子用的这个词很有趣。
以后我也不说八卦党了,好事者。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85.jpg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我无柳下惠之坦然也,但读之,心下一宽。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5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