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风清扬

[日记] 时光匆匆过,点滴流成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这个记事本复制粘贴完了。又一个记事本文档: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2 09:09
我的2019(节选)
浅忘
一月。彭城小聚。
新年的第一个周末,定好了菜单,虚席以待。到了周一下午才接到。在车站,等的时候想,在人群中能不能一眼看到?还在左右扫描的当口,人已亭立在面前,我讪讪地说:逆光逆光,看到的都是黑乎乎的剪影。打车到酒店,放下行李,走回家。一番颠炒蒸炖,落座七年前的老座位,斟杯春酿的青梅酒,隔桌浅饮。都忘了说些什么,好像陈年的往事,并未曾提及。光阴如箭,却未在你身上留下痕迹,依然是旧时模样。大部分时间,依然是你说我听。
只是有些遗憾,七年的时间,烹饪的手艺竟然没有多少提高,连徐州菜的鲜咸辣香都没有了,某人看到菜单就说,全换成辣的,最后我还是没换,家里连干红辣椒都早已不配备,还特意熬了糯糯的八宝粥,都不是你的口味,只能这样将就了,明天再带你去吃,黑乎乎、辣乎乎、咸乎乎的正宗徐州菜。
这晚的菜吃的就是情怀了:清蒸鳜鱼,记得在11年的杭州,西湖不远的饭店,你宴请的那顿,印象最深、最漂亮好看又精致的,就是那道清蒸鳜鱼了,连大刺都给剔去。还有龙井虾仁,用这盘豌豆虾仁顶替,想起来那年你带的几包扁尖,于是做了一个排骨冬笋,最怀念西湖的断桥,细雨纷飞的白堤,于是就再来盆闷猪蹄。我命名为浅草缇香。这是我手创哈。取材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里的诗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反正有点时间,来再读一遍全诗吧: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次晚饭,白天卤好的猪蹄,凉菜了,想怎么热呢。图省事,就在炒上海青的时候,把卤猪蹄切成小块,倒锅里了。结果,那个鲜美,于是就吟出:谁家新燕啄春泥?幽幽青菜闷猪蹄。

其实我做得很不够,都没陪你吃早餐,你说要睡懒觉,我就安心在家待着,出门都已经九点多了。
依然是一个阴天,酒店附近的音乐厅,像一朵银色的莲花,开在冬天的云龙湖畔。沿着湖边的栈道走去,也没多少风景,好在并不寒冷,也没刺骨的风,这样一边走一边闲聊,一直走到老家地锅,十一点,我们是第一拨食客。叫了一个地锅鸡和两样素菜。这里离我家很近,我都不知道,打开美团,原来早已名声在外。还别说,真的很好吃,于是决定,明天接着来。
饭后接着走路,一直走到电视塔下云龙公园,看看梅花开未。湖边的腊梅,开了零星几朵,正是疏影横斜水清浅,一缕暗香袭人。行至燕子楼前,我说,好久没写诗词了吧,当此,你应来也一首燕子楼怀古,回去填个《永遇乐》。填好没?
早晨一起去车站接仙儿,在肯德基坐着等,商量是不是给她先买个汉堡,这边电话说到站了,于是去出站口,这次别说茫茫人海中一眼看到,就是三双眼,还电话来去定位好一会才看见。也亏得没买什么汉堡,原来仙儿竟是必胜客的后厨,看着那些就腻。买了一杯永和豆浆,坐车去云龙山逛逛,不然,徐州的印象就是酒店、吃饭,有点名胜古迹,以后也能说句到此一游。
  拾阶而上,旋即登顶,我和仙儿都有些气喘,独若依施施然,山顶的腊梅也未开。苏子云:“彭城之山,冈岭四合......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还真是,天的阴霾和地的灰,如陈年的照片,浑然。走进兴化禅寺,看看北魏石佛,这是和龙门石窟同时代的雕刻,宝相庄严已一千五百多年了。
下山打车直接去老家地锅,饭后,市中心逛街。搞不懂妞的世界,这么冷的天,竟要吃冷饮。天空飘起了雪花,披雪而行,继续逛街,买些零食,晚饭就在酒店房间叫外卖了。三斤绍兴陈年老酒,放在洗手盆里,用热水浴热。晚来天已雪,能饮一杯无。频频举杯的仙儿,不一会就像蔫儿了,这程咬金的三板斧啊,在我惊讶赞叹伊之酒量大涨声中,就这样,把酒也喝完了。剩下我和若依只能以茶代酒,寡淡闲聊了。窗外雪正紧,错落的屋顶已白茫茫一片。
回家的路上,安静地能听到雪落的声音,一斤老酒,微醺,一夜无梦。
雪后的云龙湖银装素裹,煞是好看。 在雪上写写字,竟然是心灵二字,可见这版块在她俩心中的分量。踏雪而行,仙儿教若依在雪地上蹦兔子,我也蹦出了一地狼藉。午餐换了一家油淋鱼、红烧鸡爪。饭后去车站,又到了分别时刻,拥抱一下,很踏实,不是那年在杭州车站的离情别绪,以后想见就能见到。
送走了若依有点发愁,其实我不是一个善谈的人,和若依在一起,有她呱呱地说,我听就行,有她俩在,叽叽咕咕,我都不用听呢,这和仙儿一起,还有那么多时间,带她去哪逛呢?回城的路上有竹林寺,是尼姑庵,竹林寺前是汉墓汉石画像,而这些,对于大西安人,简直不能一提。去看场电影?团个三小时的KTV?都被一一否决,最后就在万达里这边走走,那边坐坐,一晃天也就黑了,最后还是在万达里找了一家地方喝茶吃饭。
下午的时间有点慢,晚上的时间就觉得飞快了,走出万达,我看看东西指示牌,确认了一下向东,就先散步走一段再打车去车站,边走边聊,不觉走了很远,打车,司机说,你们走错方向了,这人也是话痨,不断说我,是不是徐州人呀,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我去!
送走了仙儿,回到家洗洗就睡了,这四天走的路,比我一个月走的路都多啊。醒来感慨一句:年轻真好!   
.......
三月。坛庆。
总有一些记忆,可以温暖岁月
这个标题,真好!我也用一下。坛庆的日子,总要留一些文字,以后也好回忆。
在九月,不觉已近十年了。想起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那年在一个技术网站呆的无聊乏味,就百度一下,找个文学综合网站去玩,一下找到九月,恍然如入洞天福地桃花源。
有独坐栈桥的午夜清风,有眉眼调皮的流溪湖畔,有麦田提裙奔跑的风儿,有素腕红酒的清欢,有白菜,有雨声,有素心,有素手,有云山,有长久,有读雨,有行天,哦,停下来,这样写,不行,写不完。
嗯,这样,这个标题,可以留作以后在心灵版写系列。这里写写九月给予了我什么,除情谊之外。
1,因论坛,生活里的做饭不再是苦事,帖子里常常有人叫大厨,弄得自己真以为就是厨师了,也就不再讨厌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颠锅造饭,过年期间去西安旅游,竟然也天天买菜回旅馆做饭,以至于回来再去二姐家,厨房里出来俩人同时说:大厨来了!我去。
2,因云山,开始学习平平仄仄的格律,后来自己学了宋词,也慢慢填了一些,于是,关于宋词的书,就一直在枕边,出门也会偶尔带上一本,尽管看的少,可是已经成为一种爱好。以后如果读书,也就只想读宋词类的书。
3,因清辉,开始在散文版练习写作文,几篇同题,也写得自己如痴如醉,写完后,自己都不知道读了几遍,那种畅快,不足为外人道也哈。
4,因论坛,摄影成了常态,开启了第三只眼看世界。走向自然,走向户外,走向山山水水,像停不了飞翔的鸟儿,这些年,走过了好多地方,而动力,就源于论坛摄影。
5,因论坛,开始学习PS和AI,只要坐在电脑前,这两个软件是必开,当然,经常也开着不动手做。以至于进步极其缓慢。很多时候都是看看教学短视频,不做只看也是一种乐趣。
6,因论坛,那年坛庆的最后一个项目,唱歌送礼,一下唱了好几次,就走过了脸皮薄怕出丑的环节,然后就经常使用全民k歌自娱自乐了,没有一首唱的规整的,却每一首自己都沉醉的不得了。这也没谁了。
九月,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这十年的光阴,应该是我生命里最充实的岁月,最诚挚地说一声:感谢你,温暖了我!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9 15:22
西南行记(节选)
风清扬
先抄一段人家写的,作为游记的广告开篇:
罗平油菜花“你太可爱,我一时没忍住”“我也没忍住”一望无垠的油菜花海,此起彼伏的喀斯特锥形山,一对璧人在其间谈情说爱,这碗狗粮,我先干为敬。罗平九龙瀑布很多网友都说,这里是五竹叔的高光时刻。但小编觉得,这景色真的比五竹叔还要高光啊。罗平九龙瀑布,“九龙十瀑,南国一绝”,果然名不虚传。
前言
现在好像也没什么新东西好写了,就追记一些过去的时光吧。冬天去哪儿,云南是个不错的选择呢,不太冷。这是12年去的,都八年了,有关交通、住宿之类的信息可能失去参考价值。不过风景,应该旧曾谙。也可以对照一下,八年有了什么变化。来,先带你走进《庆余年》中的罗平油菜花、九龙瀑布。

每年的春节前后,是最乏味的时候,因节的喜庆,人应该也喜庆才对?可又感觉没多少可喜的事。今天和昨天没什么两样,日子就这样重复着,这种应该喜庆而实际嗨不起来的状态,委实令人有点浮躁,于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难得安静下来做些什么。或者也与天气有关,西楚的冬天,多灰蒙蒙的,无雨无雪无蓝天,一种标准灰,灰天灰地,连带着人也感觉灰头灰脑。像是逃离像是挣脱,一颗心不由向外飞,这样想着,也大致理解了那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与这天气,也不无关系。当然,颓废的心情不会是旅行的动力,促使行动的永远是怀揣的美好和向往。
一直受着古代文化的影响,憧憬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这种隐居生活的念头就越来越大,于是就开始在网上搜索租房信息,选定了云南,印象这里四季如春。最后在网上搜到丽江郊外一家:两个大院,几亩田地,还有一方鱼塘,月租金才一千,心里压抑不住的兴奋,这不就是传说中“半亩方塘一鉴开,月光云影共徘徊”的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生活嘛。电话联系房东,年轻的女教师,家里人都进城工作,乡下的房子没人居住,田地鱼塘也没人打理了。春节前打的电话,约好春节后去看房子,于是出行云南的计划就成了天天的功课。
昆明
2012年2月19号晚,飞抵昆明,机票780元。打车入住海埂附近的民宿。次日晨起,步行到海埂。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看蓝天深邃、白云缥缈、西山苍茫横卧、滇池碧水悠悠,成群的红嘴鸥,在游人的喂食中飞来飞去。漫步在晨光的大堤,心旷神怡。涤荡了昨日中原的灰霾,徜徉在彩之云的天地,一路闲闲而去,行至云南民宿风情园,看行人稀少,犹豫一会没进去,一直走到公交车站,也没了目的地,干脆坐上公交车,如一叶扁舟,随它而去。下了公交车,到了碧鸡关。想起一本书《碧鸡漫志》,不知道与这个有没有关系(后来百度才知道,一点关系都没有,书的碧鸡,是成都的碧鸡坊)。
正午的阳光刺眼,也没了摄影的动力,于是又坐公交车返回城里,看车上广告有樱花展,就去了圆通山。“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候,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说到樱花,自然会想起上学时背过的课文。印象日本的樱,纷纷的,轻薄;而云南的樱,花团簇秀,厚重。走在两边樱花烂漫的路上,忍不住想张开双臂。坐在半山的亭子里,心随一片片樱花的绯云,在风里摇曳。沐浴着春日的暖阳、风里的花香,走过明城墙遗址,走过滇西抗日英烈纪念地。
出了圆通山,沿着大街一路下行,就到了翠湖,一个城中公园。郁金香在蓝天白云阳光下,像一株株鲜艳的小火炬。翠湖水面,是雀跃的红嘴鸥,在游人的喂食抛洒下,飞来飞去。公园的广场,有跳舞的人群,男女老少,当地人还有游客加入,和内地不同的是,好多特色的民族服装。一个人在热闹的人群中逛了逛也无趣,就坐公交车去汽车站,买次日去罗平的车票。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2-24 03:43
乐,在其中
风清扬
隔壁云家的音乐老师是美女,嗯。想想我的音乐老师,竟然想不起来了。整个小学的老师竟然只想起:数学老师,女的,清秀,不算漂亮。美术老师男的,能记住是因为他每次上课后半部分都是讲故事,记得范进中举就是他讲的。对了,音乐老师,男的,拉手风琴,对着数学老师贱贱地笑。每天早晨在校院子里打拳,文武双全呢。教过我们什么,真的都忘了。
初中,还有音乐老师吗?高中就肯定没有了,都奔高考呢。初中时的音乐记事,就是同学文工团的哥哥了。周末听他拉一曲《二泉映月》,以至于影响到后来,专门跑到那二泉旁的学校读书了。拿了他哥哥文工团的专业洞箫,呜呜咽咽自学了一段时间,未成曲调。这初中的乐在其中,那是邻家的小姐姐了。也是肤白貌美唇红齿白。这邻家,不是隔壁,是隔一山墙的楼上。有几天,会引吭高歌一首《蓉花》,那小姐姐叫黄蓉,人家就这名字,那时还没有《射雕英雄传》呢。蓉花啊蓉花,心里当着叫她了。少年的青春,就是这样闷骚哈。咦,突然想起来,这肯定是小学那音乐老师的影响啊,他满脸陶醉地凑在数学老师面前,拉着手风琴唱歌。我没那胆子对着人家唱,只对着自家窗户唱。哦,想起来,少年的乐事,竟是这样的贫乏空白,几无可陈。
说到音乐,又想起了早年QQ上的撩妹片段,有了QQ号,开始搜索在线女生,真是女生,就要毕业了。
加了好友,开始尬聊:
我:你好~(端坐电脑前,等了好久,真是端坐那等呢哈)
她:你好
我:我等的花儿都谢了(QQ自带的语词和表情)
她:笑脸不知道你还在
我:你在干吗?
她:听歌
我:什么歌?
她:我可以抱你吗
我:#%&%
她:歌名
我:哦,我喜欢听《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哈来个摸头杀)
其实当时真不知道阿妹的歌《我可以抱你吗》,对面的女生这样说,撞得我心跳加速。其实当时也没听过《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只是记得一个朋友说起过他喜欢的歌,我就记得这首了。急中生智,望文生义,就打上去了。直到很久以后,才认真听了阿妹的这首歌,和我对的歌。后来女生实习,QQ上的就少了,用邮箱来往了几封。只记得一封:上完第一次教学实习课,就跑到上电脑写邮件,分享当老师的激动、开心、兴奋,那种欢悦溢于字面。很感染人,带着我也给她喝彩起来。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朋友开了家饭店,送走了客人的夜晚,就经常邀去喝酒打牌唱歌。也是在这里感受到,张学友的歌被他唱起来很有味。对,就是从他那里知道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在这里第一次听到弟弟唱歌,一首《你的样子》随意发挥的那么有力。在和同学朋友去Ktv的日子,我几乎从不点歌,原因是不记得歌名。于是常常在朋友唱起来的时候,忍不住拿另外一个麦跟着唱。抢麦,很讨厌呢,我就安慰自己说,算是和声和声哈。在和九月朋友去Ktv的时间里,在杭州,在徐州,在兰州…几乎就是继续喝酒聊天听别人唱了。因为每次去歌房都是酒后,就更记不得歌名歌词了。去了那么多歌房,能够完整唱出来的也就《哭砂》、《千纸鹤》、《走过咖啡屋》寥寥几首。
12年的春天,清晨,走过丽江酒吧一条街。窄窄的小河两旁,酒吧一家连着一家,安静的,只有古朴的桌椅。不知道昨夜的这里有多么热闹,我是安静地在束河睡了一觉,不过这一个个酒吧的桌椅门窗真的很令人惊叹,好像是从原始森林里走出来的,那么厚重。直到几天后走在夜晚凤凰的沱江边,才发现,丽江的酒吧比凤凰的酒吧更有情调,喝酒高歌也是人生的一种快意。不过也就是想想,依然是拍完夜景安静睡觉。两年后,再次走过西塘的酒吧一条街,就真的想去坐坐了,弟弟说进去呗,我说算了,半大老头子坐那干嘛.。到了秋天,走在满地金黄色的银杏叶的秋天,晚上逛到了窑湾的酒吧好冷清,空无顾客,进去和弟弟一人一瓶啤酒,唱了半首歌就聊无兴趣了酒吧还是人多热闹呢。后来在虾米里听歌,发现一夜店的歌单,听了还真是酒吧里音乐的风格,有一种特别的嗨。附一首感受一下走过酒吧一条街的场景
疯狂听歌,然后沉寂一段时间,又开始疯狂唱歌.2018年开始到现在,竟然在全民K歌里,上传了二百六十多首翻唱。现在一一点开,原来都唱得那么难听,这么长时间竟然不自知。于是一首一首地开始删,花了一个夜晚,一个上午,最后只留下十几首,勉强能听的。以后可不敢再乱唱了。想想过去填词写诗,然后一听歌,感觉不用写字了,歌里就唱尽了所有的情绪,听要比写轻松,躺着闭上眼就行。听多了就忍不住跟着哼,发现自己唱,更能宣泄情绪。这估计就是古人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就这样唱到现在,写作作图几乎都荒废了。新的一年,歌还要唱,也要开始做些其他的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9-18 20:54
三上泰安
风清扬
第一次游泰山。初中,暑假。那是第一次坐火车,也忘了啥感受,也忘了在车上都做了什么。只记得下了火车,走一段路,坐一段公交,然后是一家饭店吃饭,没喝酒,几样菜,很香。吃完午饭,就开始游岱庙。苍劲的松柏,古朴的殿宇,一种雄浑,一种厚重,一种庄严,好像课本上的历史一页页展开。
出岱庙一路前行,走过一段土路,开始登上爬山的石阶,每一块石碑,每一处雕刻,都会驻足观望,在不断攀升的台阶上,人也在空中升腾,俯视来时走过的路,一种骄傲,眺望远处沉沉山峦,一种敬畏。过中天门,一路石阶而上,紧十八慢十八,数不尽台阶的十八盘,走在云中一样。最后,站在南天门下,傍晚的云雾升起,心生疑惑,这就是很小很小时就很神秘的南天门吗?大人说,七夕的守夜,只有心诚和幸运的人,能看到南天门的打开。我现在可就站在南天门下,所谓的天街,也没有星罗棋布的热闹,只有一大殿,大家都在忙着联系住宿和吃饭。一碗热乎乎的番茄鸡蛋汤,这个时候,胜却所有人间美味。吃完晚饭,住进了山顶的大帐篷,很多人,都窝在被窝里,爬了一下午山,很快就入睡了。
次日天未亮,陆续开始有人起床出去。于是租了棉大衣,也跟着人群去山上看日出。远远的一点点红晕,一会就成了白色,远不如课本里描写的生动令人兴奋。可好歹这也是泰山的日出,心里也激动。在山顶的晨曦里漫步,一块石碑注目了一会:见贤思齐。这四个字刻在心里,未来的岁月,几乎就不会产生嫉妒了。下山,选择了山后幽静的路,一路清风鸟语,不觉就到山下的水库,去火车站,回程。这就是第一次出门旅游的的泰山之旅。那年也没什么文化,泰山的历史底蕴也不了解,就是新奇看看,不过有一句口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第二次游泰山。科里团支部活动,火车一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出了火车站,又是先去酒馆。啤酒炒菜一番,摇摇晃晃开始爬山。担心山上住宿紧张,于是作为先导,我带一个同事,坐缆车登顶。登记好住宿,就站在南天门,俯视一波一波被十八盘蹂躏疲惫不堪的游人。接到同伴,晚饭都忘了吃的啥,住宿不是第一次的大帐篷了,是房间,放满了上下铺的铁床。平时相处的兄弟姐妹一般,男生女生就都在一个房间了。也没条件洗澡,累的都合衣而睡了。
次日零星小雨,大家也不死心,依然早起去看日出,万一天瞬间晴了呢。我是裹紧棉被依然接着睡。不久都陆续回来,收拾收拾,顶着零星细雨,开始下山。不久,天晴了,也下到半山腰了。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其实那是相对于陡峭的荒路,而修整好的台阶,下山还是比上山容易的。自然要注意的是,没台阶的下坡土路,一定要控制速度。女同事就一不小心,下坡收不住脚,飞奔我而来,不是抓住我,后果不堪想。到了山下,一路闲逛去车站,途中一家酒馆午餐,又是啤酒炒菜,然后火车返程。第二次爬泰山,有了点文化,可又匆匆上下,再加人多聊天的热闹,反而对泰山少了关注和体会,只能用一句来带过:岱宗夫若何,齐鲁青未了。
第三次游泰山,那是2013年春节大假,实在是无聊,于是过了大年,独自去泰安。自从学了摄影,一直耿耿于怀没有泰山的壮丽大片。到了泰安,再坐车去泰山脚下,时已近黄昏,踌躇半天,担心夜里体力不支,冷冷的天,还是打消了爬山的念头,于是返回老县衙,住青年旅社,次日逛逛周边,然后就坐车去了曲阜。翻翻检旧照片,一张遥参亭,倒也贴切,第三次也就是一个遥远地看了几眼泰山。
心事未了,总有不甘,还是想认认真真重爬一遍泰山。踩一踩历代先人的足迹,摸一摸风雨剥蚀的碑刻。。。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0-27 21:32
皖秋
风清扬
石城
2012年。一直想去皖南转转,到了十月底,有点按捺不住了,唯恐错过最美的秋天红叶,11月3号,就买了车票,选择第一站安徽潜山,打算从皖西游到皖南。我是一个太随意的人,即便有了计划也时常改变,坐在南下的火车上,还嘀咕,爬不爬山呢,最后还是有点畏难,想到临行前怡然推荐的婺源石城,就直接在车上补票,一直坐到九江了。下了火车转汽车直奔景德镇,在景德镇还在犹豫,是去瑶里还是直接去婺源石城,最后还是在石城的红叶诱惑下,再接着转车去了石城。没有计划的行程,必定不完美,回来打开地图一看,啊,绕了那么多个圈子。实际的行程:景德镇-清华镇-石城-清华镇-菊径村-甲路村-赋春镇-长溪村-赋春镇-婺源县城。
来的早了,树上的叶子都还没红,有点失望,所以第二天也没早起,睡到自然醒,等我走出村子,人家都开始散去了。走上山坡随意拍拍,然后也跟着大家收工。想着等过几天再重新来吧。
回清华镇的路上,经过菊径村,拍一张到此一游。
清华镇吃点东西,然后去长溪转转,路上叫司机在甲路村停一下,看看这里的手工伞。车到长溪,自然也是一样的失望,长溪的枫叶也是没点红。围着村子随意转转,看到远处的小山口,从那过去,大概就能徒步到石城吧。
百无聊赖,在村口等着长溪去赋春镇的班车,从赋春镇再往婺源县城。然后从婺源坐大巴,一个多小时候抵达黄山(屯溪),天也快黑了。想着次日一大早去深度,就在汽车站附近住宿了。

塔川
五日。一早走到汽车站,正好有去黟县的车,临时改变主意,先去黟县的齐云山,然后再去宏村的塔川。车到齐云山,路边一条小溪,可能是新安江的支流了,弥漫着雾气,煞是好看。下了车,一个人走到景区大门,售票员都还没上班,直接进去,走在清晨的江边,看着对面的齐云山,感觉和想象的大不一样,很矮,犹豫是不是爬这山。漫步前行,遇到几个修桥的工人,闲谈起来,一个工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嘛”。多有文化的工人呀,开心笑出声了。不过还是放过了齐云山,折回公路,搭了一个车到了渔亭,在渔亭有小巴到黟县,在黟县去宏村的路口等着县城开往宏村的公交了。没有计划的行走,就是这样折腾时间哈。车一到宏村,就立刻感受到热闹的风景区的商业气息了。宏村的照片看的很多了,不进去感觉也熟悉,直接路边打个三轮,十元去塔川,同车还有一个老大娘去木坑,就干脆先去木坑兜一圈。车路过塔川,哇,耀眼的红叶扑入眼帘,一路奔着,车到木坑,也没下车,接着再回塔川了,毕竟红叶,是主题。在塔川的最上方下了汽车,然后开始一边拍一边沿着公路下来找住宿,路边一家红叶客栈,交了房钱,然后背着相机就下到村子里一路走过,一直走到田野里。上午和下午匆匆拍摄了一些,等着明天一早的光线好再去拍摄吧。
六日。晨起,沿着山路一路向上,一边拍摄村落、山野。不觉走到村子尽头,想着还有一整天的时间,就去木坑、协里,徒步转一圈。昨天坐车去木坑,感觉不远,真正走起来,盘山的公路,没想到要走很长。一路上只有盛开的山栀子陪伴着。从山上俯瞰,那片湖挺美~~春天可以来拍油菜花了。
寂静的山间空无一人,在爬山路上走了很久,终于见到一个牌子,沿着牌子的指示,又走了一段时间,到了木坑的后门,买票进入。直接沿着台阶一直走到最高的观景亭,放下包晒着太阳休息,俯瞰木坑,处在竹海里的小山村。
下了亭子,在想是去木坑村还是直接下山去协里,在一个岔道问一下老乡,这条路应该能走到协里吧,大嫂说能,不过很难走,要不给带路,我问多少钱,回答50,不还价。心里琢磨,20还差不多,再惦记着木坑的门票钱都花了,还是先进村转一转吧。不愧是竹海,高大茂密的竹林,好个清幽。因为徒步,就只带了一个50定焦头,蝶心说拍不出竹海的气势哈,只能管中窥豹一下。路边一个大海报,《卧虎藏龙》的拍摄场景,木坑的出名,不得不说也和这部电影有关。
进到村里,眼前一亮,一幢木结构的房子,忍不住在此停留,也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干脆一边吃一边休息吧。看好了2楼这间房子,想着下次来,一定在这住一晚。房间门外就是桌子,晚上在住,这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星星和月亮,听着竹林风声,一定很有韵味~~
离开木坑,走到木坑隧道口,左转沿着一条小路,就一直走到协里了,大中午的时分,也没拍几张片子。看到村口的花鸭子,好想炖了吃。路上没什么可拍,看,就这效果。翻过小山口,再穿过一个村庄,就来到了宏村附近,一片菊花田,村民在采摘小菊花做茶,拍一张。
下午返回塔川,等着夕阳西下,继续拍摄秋之红叶。
夜幕降临,住在农家,很安静。第二天,又是一个晴天,满村的红叶也失去了吸引力,就在院子里洗衣服了,宛如一直乡居在这里。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初中,也没有影片留下来。那是第一次坐火车,很新鲜。出火车站,走一段路,坐一段公交,然后是到一家饭店吃饭,很香。饭后,开始游岱庙。苍劲的松柏,古朴的殿宇,一种雄浑、厚重、庄严。

从岱庙后门出去,一路前行,走过一段土路,开始登上爬山的石阶。经过每一块石碑,每一处雕刻,都会驻足观望一会,尽管多不懂。在不断攀升的台阶上,人也在空中升腾,俯视来时走过的路,有一种骄傲。眺望远处沉沉山峦,又有一种敬畏。过中天门,一路石阶而上,紧十八慢十八,数不尽的台阶。最后,站在南天门下,一种畅意。

傍晚的云雾升起,心生又有些疑惑,这就是那神秘的南天门吗?小时候大人说:七夕守夜,只有心诚和幸运的人,才能看到南天门的打开。守了几年,大都熬不住瞌睡着睡去,想可能没做到心诚,就一直也没见南天门的模样。现在,可就站在南天门下呢。所谓的天街,在暮霭中,也没有星罗棋布的热闹,只有拥挤嘈杂的人群。

一大殿里,大家都在忙着联系住宿和吃饭。一碗热乎乎的番茄鸡蛋汤,这个时候,胜却所有人间美味。吃完晚饭,住进了山顶的大帐篷。爬了一天山,很快就入睡。

第二天,很早就陆续开始有人起床出去。于是穿上租的军大衣,也跟着人群去看日出。远远的一点点红晕,一会就成了白色,远不如课本里描写的生动令人兴奋。可好歹这也是泰山的日出,心里也得意。在山顶的晨曦里漫步,一块石碑注目了一会:见贤思齐。这四个字刻在心里,未来的岁月,几乎就不会产生嫉妒了。下山,选择了幽静的西路,一路清风鸟语,不觉就到山下的水库。

第二次。公司团小组活动,也就是办公室几个人。因为爬过一次,到中天门,我就先坐缆车上去。安排好住宿,在南天门等他们,看一个个气喘吁吁地上来。一个也不大的房间,上下铺。晚饭后,大家合衣而卧,男女混居,还很温馨。次日阴雨,他们还是忍不住裹着大衣去山顶,日出自然是没有的。我在房间的被窝里等他们回来,一个个落汤鸡似的,精神倒都不萎靡。然后在细雨纷飞中下山,一起下山,到山腰,天渐渐晴了。山下大吃一顿,坐火车返程。

回到单位,和办公室的陈姐说起,她严肃认真地叮嘱,在山上一起住的事情以后千万别讲。嘿,我们几个关系那么好,兄弟姐妹一样,自然是不屑她的想法。我们背后都叫她牛大姐(编辑部故事里的马列主义老太,其实就比我们大几岁,不过是党员,那时我们都是团员。)

第三次。2013年2月13日,下午走到岱庙前,拍了几张照片,突然就没了爬山的欲望。那是春节期间,天灰蒙蒙的,街上张灯结彩,心里却有一种清冷。于是返回青旅,泰安老县衙逛了逛,次日去了曲阜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夜风雨,西湖边的树叶黄了很多,落了很多,早上的风嗖嗖的,不过没感觉到凉意,漫步在西湖边,满是开心。



前几天在整理照片时发现一张生日蛋糕图片,看看拍摄日期:2013年5月25日。不觉七年整了。想想七年前的今天,好多人在这里,给若依和夜风过生日。一个二十七号,一个三十一号,就合在那个周六一起过。我和丫头去超市买菜,回来就全交给大家做。虽然号称大厨,论手艺,我其实排在倒数。特别是今年五一放假,夜风连做几天红烧牛腩,那滋味,抵过了所有我做过的。

七年前的那晚,菜大都是雨声做的,听那刷刷刷的刀声,功夫就立显上乘,最难忘记的,应该是茄汁排骨,烧的酸甜可口。第二天周日,却下了一天暴雨,外面的风景逛不成了。说起风景,就忍不住笑了。古徐州形胜,你也几乎走遍了。竟然随口说出"古徐州形胜”,元人彭城怀古里的一句,词里写的地方,那都一起走过了。楚王陵,汉家陵阙,铁甲重瞳项羽的戏马台,云龙山,古黄河,燕子楼。还有多次漫步的云龙湖,哦,是西湖的姐妹湖。

说到西湖,不由想起: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去了很多次杭州,从没有那年枫叶飘满断桥下的西湖,令人难以忘怀了。酒后午夜的街头,夜风醉熏熏的要去柳浪闻莺。那晚的雨,下个不停。最后,还是在另一个夏天,去了柳浪闻莺。算起来,一起走过了楚风汉韵的古彭城,一起爬过了逐鹿中原的嵩山,一起走过了秋天的断桥,春天的皖南,还有冬天的云龙湖。走过了四季,不觉,那么多年过去了,闭上眼,却能历历在目,如翻开的连环画。又是一年生日季,想写点什么,写一幅如花画卷?如那些年的碎碎念。或一首小诗,一阙新词,一支歌,一方手作,可总觉不够。干脆就写几个字,记录一下心情,送一首歌,愿余生漫长,亲情依旧。生日快乐!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年没有邀请人家做版主了,连自己都不愿意做管理的,那还好意思去要求人。
去年九月,看你来翻唱版发歌,就动了挂你版的心。一般论坛大部分还都是女生多,
可那时我们的翻唱版却有好多男生唱歌,想有个版主带着,一定能热闹起来。
动了心思也忐忑犹豫很久没张口,现在看到《四月是你的谎言》里面一句台词就想笑
“只要去行动就好,做得到或做不到,女孩子会来告诉你的。 --渡亮太 ”
可不,答应不答应,全在你,说不说,可在我。最后打开论坛短信,竟然发现
12年12月12日,瞧这日子,那时劝你别辞版主的短信还在:
别辞吧 猫
有空就上 没空就不上 没关系的
我面对着辞职的帖子都不知道怎么回
最近都没回辞职的帖子
论坛版主 不用天天打卡的 谁有空 谁就上来了
挂着 就不一样 就会有一种归属感
任时光流逝 就在那立着 树一样

即便这样,还是嬉皮笑脸的给你短信了,那时下乡帮表弟种草莓去了,晚上:
洗漱完毕,上床,打开论坛,看到有短信提示,紧张滴我,喝口茶,才打开,一种喜悦的感觉哈。
看到你简单的回复答应,真的很欣喜,感觉翻唱版又能活过来啦。确实也一下热闹起来
好景不长哇,没几天,论坛就登陆不上了,后来断断续续,干脆就歇菜了。
习惯在论坛随手记一下生活,那时在写乡居笔记,上不了九月,感觉一颗心都无处安放啊。
住在无人烟的田野里,夜晚就是一边看看书,一边在K歌里听听你唱歌,一边自己再哼唱唱
多少个孤寂的夜晚,只有豆地里的秋虫鸣和,还有田野的风,天上的月,星子...

唱一首歌,送你。

(这是哪一年写给猫的生日帖吧,过几天又是一个生日,可以用来重温了哈哈)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带你去看海

喜欢海,喜欢海风的呼吸,喜欢海浪的心跳,
喜欢在海的面前放肆自己,将细碎的心事放飞。
满视野的那一片蓝啊,于眼、于心,沉淀着、透明着。
一切来了,去了,汹涌的或是平静的。

关于海,有多少的回忆在其中,又有多少故事在上演。
海,总是沉默着。此刻,我看到的是,
远方的沉寂与近处的喧闹,她们是那么的和谐。

沉浸、陶醉,在深不可测的时光深处。
这一刻,灵魂安宁而丰盈,笑容,在海风中舒展。

——读着读着,会不会,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蔓延心扉?

八年了,这八年前夜尘自己写的文字,早已忘了吧。
原来,过去的尘,还是那样的文艺哟。
好久好久不见了,却依然没有忘记:
那个学潮汕钩编的女子,
那个柔情浅语的夜读女子,
那个青葱玉指巧做羹的女子,
那一抹刘海在海边欢快的女子,
那一起深夜,隔屏看世界杯的女子......
十年来的每一个生日,我们都没有缺席,
让我把我眼中的海,还有一样青春背影的你,送给你。
2020年你的生日,青春依然,幸福依然,让我们好好的珍惜!

(读这篇文字,我都在想,后面的话是不是我写的呢,那一连串的排比,
是不是我写的呢?直到看的那一句,一起深夜,隔屏看世界杯,哈,确定,是我写的)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5 19: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