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眉眉

[摘录] 好朋友是从哪来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马梦得:以品行交友。

曾国藩曾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人与人交往,最不能忽略的,就是一个人的品行

品行低劣的人,只会在你落魄时,对你落井下石;

品性正直的人,却能在你潦倒的时候,对你不离不弃。

所以,与人深交,一定要选择那些品性高洁之人。

而想要吸引到这样的人,你首先要做的,便是端正自己的品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在京师为官时,洁身自好,从来不肯趋炎附势。

甚至为了避开那些蝇营狗苟之辈,他还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人。

然而他的正直,却吸引了同样耿直的马梦得。

当时,马梦得在京师任学官,由于性格太过刚直,不屑于与官场的人结交,自然也不被同僚所喜。

可他在了解苏轼的为人后,竟然主动去与苏轼结交。

后来,苏轼去凤翔赴任,马梦得又辞官离京,一心追随苏轼。

苏轼被贬黄州后,很多亲朋都跟他断了联系。

又是马梦得,千里奔赴黄州,拿出所有的积蓄,帮苏轼谋得了一块耕种的土地。

在苏轼伤心落寞时,马梦得又拉着他饮酒作诗,畅游赤壁,陪着他一起度过了那段最黑暗的经历。

正是因为有了马梦得,才有了后来的苏东坡。

此后的几十年间,无论苏轼被贬何方,马梦得也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为人处世中,苏轼可以结交到愿意用一生为他保驾护航的朋友。

而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却只能交到利益之友。

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种桃李者得其实,种蒺藜者得其刺。

你若是赤诚地与别人相交,吸引到的,一定是品德高尚的君子;

你若是心怀算计,围绕在你身边的,也必然是那些别有用心之徒。

无论和谁相处,先修炼自己的品行,端正自己的择友观。

对品行不好的人,避而远之;对君子之交,珍之重之。

如此挑选出来的朋友,才能在人际关系中,给你最好的滋养。以前我们总以为,维系一段友谊,靠迁就,靠利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经世事后,我们就会明白,好的朋友,靠筛选,靠吸引。

那些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的患难之交,同频之士,金兰之友。

无一例外,都是被你吸引而来。

你会遇见谁,取决于你是谁;

你能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其实都是命中注定。

古人说:“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愿你我都能在世事变迁中,遇到一份闲时知心、难时陪伴的极品友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10-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来学习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墨风的关注!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11-8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汤包 发表于 2023-10-1 21:09
在苏轼众多的朋友中,文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他们一生只见过两次面,接触的时间非常短,然而两人的情谊, ...

查了下这个文同,以前没听说过。查到个有趣的,哈哈哈:
崔公度尝与同同为馆职,见同京南,殊无言,及将别,但云:“明日复来乎?与子话”。公度意以“话”为“画”,明日再往,同曰:“与公话”。则左右顾,恐有听者。公度方知同将有言,非画也。同曰:“吾闻人不妄语者,舌可过鼻”。即吐其舌,三叠之如饼状,引之至眉间,公度大惊。及京中传同死,公度乃悟所见非生者。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11-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
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比如我读红楼,认为贾宝玉的叛逆来源于对贾府成年人行为的不齿及对府中才情绝艳女子前程的绝望,但小和尚不同意。

点评

sorry,发错地方啦。  发表于 2023-11-8 21:16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1-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人 发表于 2023-11-8 21:06
查了下这个文同,以前没听说过。查到个有趣的,哈哈哈:
崔公度尝与同同为馆职,见同京南,殊无言,及将 ...

一个多月前的帖子了,小事今天才看到啊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11-1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汤包 发表于 2023-11-9 21:35
一个多月前的帖子了,小事今天才看到啊

我比较少翻别人的帖子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5 07: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