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染儿

[日记] 入云深处亦沾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0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3.22 高等动物

★——

深夜不睡,还是在想人生的意义。
想《三体》中,地球三体组织(ETO),这个组织又有两派,降临派和拯救派。
那天小群里小朋友说,她不理解身为地球人,为什么会想毁灭地球。

我很理解,但我难以表达清楚这种理解。
作为球奸,他们和侵华时的汉奸不同,不是为了个人苟活生存。
就是单纯地想要毁灭。

是对地球现状的厌弃和不满。
热烈欢迎一切可以改变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改变,在他们看来,都比地球现有的污浊,丑陋,和虚伪要好。
毁灭就毁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引用过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句话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的写照。
对自我的厌弃,对人类的厌弃,对人间的厌弃,当三体人出现时,加入这样一个组织近乎本能。

忽然想,当年投奔圣地的人,是不是也有很多出于这种心理?
未必知道新的信仰是什么。
只是旧的信仰崩塌了。

《三体》很多读者骂程心。
我是不理解的。程心是美的化身,和善的化身。
她做不成同归于尽的选择,导致了三体人的降临。
正是这一点才让她被新人类选中。

她没有什么错。
她只是没有经历过严苛的环境,没有养出冷血狠绝的性情。
她后来还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导致人类失去了最后一个自救的契机。

看到这些情节时,我能感受到刘慈欣对女性化的担忧。
对社会风貌向精致柔美倾斜的一种担忧。
他担忧这种特质担负不起重大的责任。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丛林法则中,狼才能更好地生存。
《三体》很重要的一项宇宙法则就是:黑暗森林。

有趣的是,这项法则最后导致的是,整个宇宙文明的坍塌。
黑暗森林是因为对资源的抢夺。而降维打击又导致了宇宙维度的坍缩。
所以,这个结果是无解的么?

宇宙里的生命体走不出生存层面的竞争,无论程心做什么样的选择,地球的低度文明都注定了是会被毁灭的一个。
宇宙能否重启?刘慈欣没有给出答案。

我设想一下,尽管那么多人将地球毁灭的责任推给程心,如果宇宙里的所有生命都如程心,善良,有责任感,温柔。
那么,宇宙文明是不是不用走向不断坍缩,最后不得不艰难重启的道路?

黑暗森林法则,是宇宙通用法则,但这条法则是不是落后的?
黑暗肯定是黑暗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一鹿向北 2025-3-23 06:41
回复
没看过书就无感,和影视一样。
染儿回复一鹿向北 2025-3-23 23:19
回复
嗯嗯。一点随感,缺少清晰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3-2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体人的生命和人类生命不同,而更大范围的看,更高维度的生命与三体人的生命又不同。
什么是生命?
它不一定以碳基形式存在,也不一定在低维度的空间存在。所以对于生命和文明的诞生与毁灭,更高等的文明或许有不同的理解。
我们最接近和熟悉的高等生命形式,大概就是“造物主”。这个“造物主”并不一定实际存在,可以把它想象为哲学意义上的,一个虚空的存在。
对于“造物主”,在普罗米修斯里也有类似的思考。
所谓生命,不过是物质和能量以一定规律组合并在一定时空内循环的短暂过程。相对于人,细胞如果被理解为单独的生命,那么它的生和死,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不过是一次新陈代谢,同时也是一个更高的生命循环中的一个部分。人之于星系和宇宙,如果宇宙是另一个“人”呢?
站在宇宙的宏大之上,人类的生死大概没那么重要,而生命的诞生和灭绝,也是宇宙生命循环的一部分。“造物主”大概就和宇宙边缘一样,是一个永远遥远的,不可触及又确实存在的抽象概念。
漫天神佛。
匍匐的科学家,自然也就是神佛的信众。地球的毁灭,大概也不过是一场天葬。

在刘慈欣的笔下,程心非常美好,刘慈欣用近乎完美的笔触去描写,当然有理工男对于女性角色偏执的简单化和美化,是不是也可以过度解读一下,如果是故意这样塑造呢?
在信众和佛之间,最接近佛的人,是菩萨。
完美、温和、悲悯、牺牲,这似乎很符合菩萨的特质。相对于人类对于自身渺小的种群灭绝的担忧和恐惧,以神佛菩萨的角度,在慈悲的同时又“残酷”地维持寂灭轮回,是对尘世和“极乐”的超然理解,是无挂碍,无恐怖,是对众生万相的不执著。也是道中所说的以万物为刍狗。——这些似乎都是天道。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染儿 2025-3-23 23:21
回复
先点个赞。有时间来细论。《三体》读者很多,论坛上同读过的,我还只遇到了你一个。
将离 2025-3-24 09:39
回复
有共鸣,不错,不错,继续
一鹿向北 2025-3-24 13:04
回复
俺是没看,也不打算看。
染儿回复将离 2025-3-24 19:49
回复
我一直猜,你应该看过。
染儿回复一鹿向北 2025-3-24 19:49
回复
这是你的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3.23 你看我时,我别转头去

★——

“翠翠斜睨了客人一眼,见客人正盯着她,便把脸背过去,抿着嘴儿,很自负的拉着那条横缆……”
汪曾祺评论说,“自负”二字极好。

好在哪呢?这个客人是翠翠的心上人。二老傩送。
《边城》是上学时读过的了,只读了一遍。除了优美别无印象。
这次读汪曾祺先生的评论,呀,女孩心思如画呀。

那会却没体会出这么细腻微妙的情愫来。
白恋爱了。竟未凝神揣摩过。
应是未有,不然总有印象吧。
豆豆蓝 2025-3-24 10:43
回复
哎,和你一样,哈哈——白恋爱了。竟未凝神揣摩过。
染儿回复豆豆蓝 2025-3-24 19:49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看人恋爱,比自己恋爱有趣。
汪曾祺说:开头是朦朦胧胧的,飘飘忽忽的。翠翠的爱是一串梦。
一串梦里的爱,又比落到实地的爱好。

翠翠的原型有三个,其中之一是沈从文当时新婚的妻子张兆和。
汪曾祺喊为师母。
原型还有一个崂山的女孩子,也和张兆和有关联,并引用了沈从文的原话:
“我们(他和夫人张兆和)上崂山去……”

有一个书友在此处张兆和的名字下划了线,并评论:
提及张兆和…就想起些让人唏嘘的事。

同。爱情,还是在梦里的好,不要落到实处。
落到实处,梦太易碎。
将离 2025-3-24 09:39
回复
哈哈,你是看谁恋爱呢
豆豆蓝 2025-3-24 10:45
回复
落到实处也有琴瑟和鸣的柴米油盐相处...
一鹿向北 2025-3-24 13:05
回复
你看吧,我这个肯定精彩,不过精彩部分你也看不到。
染儿回复将离 2025-3-24 19:49
回复
《边城》里的翠翠。
染儿回复豆豆蓝 2025-3-24 19:51
回复
也有平实的幸福。可还是两地相思更动人。
染儿回复一鹿向北 2025-3-24 19:51
回复
你的也精彩。哈哈。你要更细节呀。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

爱一个人,要成传奇,成牡丹亭,成桃花扇。
不要成婚姻。
不要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
不要有年华老去。
写下美丽情书的人,总会遇到另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

就在梦里。
在梦里开始,也在梦里结束。
多少凄凉,多少徘徊,天明,全是一梦。

一梦绕一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一鹿向北 2025-3-24 13:06
回复
传奇另外一个表达是惊吓 没有惊吓怎么谈传奇。
染儿回复一鹿向北 2025-3-24 19:53
回复
快说说,你怎么被惊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3-2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沐风卧竹 发表于 2025-3-23 14:35
三体人的生命和人类生命不同,而更大范围的看,更高维度的生命与三体人的生命又不同。
什么是生命?
它不一 ...

在信众和佛之间,最接近佛的人,是菩萨。
完美、温和、悲悯、牺牲,这似乎很符合菩萨的特质。相对于人类对于自身渺小的种群灭绝的担忧和恐惧,以神佛菩萨的角度,在慈悲的同时又“残酷”地维持寂灭轮回,是对尘世和“极乐”的超然理解,是无挂碍,无恐怖,是对众生万相的不执著。也是道中所说的以万物为刍狗。——这些似乎都是天道。

——我是摘录精要之处,于我而言的,哈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沐风卧竹 发表于 2025-3-23 14:35
三体人的生命和人类生命不同,而更大范围的看,更高维度的生命与三体人的生命又不同。
什么是生命?
它不一 ...

这段太好了。
我后来看一部电影,哎呀,一时想不起名字了。查查去。
《星际穿越》,居然是《星际穿越》。
时间也是可以扭曲的。当然,这个设定在三体里也有,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有时,会觉得神话可以是现实。确切说,可以是理论上的现实。
那么,这个造物,就是更高等的生命形式。嗯嗯。
漫天神佛。天葬。
这两个词太雄浑了。

刘慈欣本人好像是将程心作为被批判对象来描写的。
他说程心是自私的。复制一下他的原话:
写这个人就没想过让读者喜欢,这不是读者会喜欢的人。她其实很自私,但这种自私和普通的自私不一样,因为她自己觉察不到。遵循道德的人其实很自私,因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程心恰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会认为自己很崇高,认为自己不自私,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普世的、正确的。至于遵循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她只考虑能不能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平安。这种人有牺牲精神,能够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牺牲生命,但这也不能改变他们自私的本质。在小说里,真正做到“大爱无仁”不自私的人,会从人类的整体去考虑,因为牺牲良心是最难的事情,比牺牲生命要难得多。

刘慈欣这个角度挺有意思。他实际是在批判道德、良心,在反思普世价值。

但我现在觉得,从三体的第三部来看,放到宇宙文明这个高度,黑暗森林法则是会带来毁灭的。
那么,普世价值是不是还有它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会有普世价值?是不是发现了原始的残暴、弱肉强食,不适宜发展?
资本来到世间,是有原罪的。文明是后来建立起来的。抛弃那些赤裸裸的掠夺,用一些更麻烦的规则来建立社会秩序,是不是并非出于道德与良心,而只是这样更好?
这个普世价值是不是也适宜于宇宙?

如果一直在黑暗中行走,必然会带来全体的毁灭。
所以,才有了光明。
是不是?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3-25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3.25 记一个噩梦

★——

抓紧记一下,再过些时候可能就忘了。

背景已经忘了。
只记得情景。
我,父亲,母亲,姨母,姐姐,好像还有两个小朋友。后来弟弟好像还出场了。
要扮演成其他人的身份,中间不能出一点差错。
出了错便有性命之忧。

每一个小的纰漏都解救过来的时候,会冷不丁地出现一个熟人。
这个熟人只要一照面,便会在无意间道破身份。
险象环生。
险着险着便醒了。
豆豆蓝 2025-3-25 09:26
回复
我经常是一堆人热热闹闹的游玩啊 什么的,然后走着走着就一个人了,到处找人...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5 14: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