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婴宁

[同题] 月满西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系之舟 发表于 2025-6-15 15:42
不仅我们中国文人喜欢写月亮,外国人也喜欢薅月亮。如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奥黛丽赫本唱《月亮河》,还 ...

月亮在外国,没形成固定的意象,中国人的审美和心理大概是一致的。前人形成的意象 ,后人大都喜欢并沿用。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系之舟 发表于 2025-6-15 15:45
记得小时候还学过贝多芬创造《月光曲》的故事,哈

是课文吧,月光曲的创作故事,好像与两兄妹有关?有点记不太清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6-15 1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6-15 15:45
月亮在外国,没形成固定的意象,中国人的审美和心理大概是一致的。前人形成的意象 ,后人大都喜欢并沿用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事物的意象象征,一代代传承,继承与发扬,这种文化链源远流长,其他国家是没法相比的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6-15 1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6-15 15:47
是课文吧,月光曲的创作故事,好像与两兄妹有关?有点记不太清了。

我也是忽然想起,好像是妹妹是盲人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系之舟 发表于 2025-6-15 15:4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事物的意象象征,一代代传承,继承与发扬,这种文化链源远流长,其他国 ...

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符号,融在了骨子里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系之舟 发表于 2025-6-15 15:50
我也是忽然想起,好像是妹妹是盲人

有点印象,兄妹俩很穷,没钱听贝多芬的演奏,是这内容吧?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6-15 1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6-15 15:51
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符号,融在了骨子里了。

是文化集体潜意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系之舟 发表于 2025-6-15 15:52
是文化集体潜意识

好多的诗意和审美,现在的我们掌握得还不够。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6-15 1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6-15 15:51
有点印象,兄妹俩很穷,没钱听贝多芬的演奏,是这内容吧?

小时候读到那故事,年少单纯,看那故事里的人,月光,也是纯净无染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系之舟 发表于 2025-6-15 15:55
小时候读到那故事,年少单纯,看那故事里的人,月光,也是纯净无染

小时候看课文都挺单纯的,想不了太多太远,学诗,即使老师讲了创作的背景,也理解不深。

现在看,就会往故事或诗意背后联想了。还记得有篇课文,是讲渔民的故事,邻居死了,留下几个孩子,被渔夫的妻子抱回家了?

是俄罗斯的故事吧?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5 11: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