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6|回复: 42

[评论] 黛玉为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事人 于 2023-9-9 14:13 编辑

应婴宁姑娘盛情,试说一下黛玉为师之妙。

黛玉在书中就香菱一个学生,作者通过这段的描写将黛玉性格中果决干练、博闻广见的一面刻画的淋漓尽致。
香菱到潇湘馆请教黛玉如何写诗,黛玉道: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又说写诗没什么难的: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前几天与小和尚聊现代诗(他称之为自由诗)的写法,他对我写任何文字应该要考虑用韵的观点很不赞同。说道:
“自由诗的本质就是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果讲究平仄格律,那是古体诗的写法了。”
我却认为,任何文字只要写出来,就要有一定的美感,不然怎对得起我们的文字呢。
聊到最后,焦点即在如何才能让笔下文字具有美感。
黛玉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我深以为然的,诗词讲究起承转合,小说架构也要有这些,写文章也要有,说到底,但凡说话写字,其实都有这个讲究。
再提到当中承转的要求就俩字:对仗,再讲一下平仄虚实相对,诗应该怎么写,道理都在这了。
然而写诗也好,填词也罢,最重要的是精准表述情感,在这个前提下,前面提到的那些讲究也就可以不用讲究。即“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这得对诗多了解才能讲出这样的话。
有句话说的好,“妙法只有三五句,名师不传枉费心。”
学任何技艺,自己天赋再高,最多能悟八九,缺的便是名师的一二指点。
黛玉初为人师,第一句虽然说透了诗的本质,听上去简单,但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先要让不懂诗的香菱树立信心,不要开始就畏难打了退堂鼓。
毕竟好的老师虽然只起到那一二的作用,毕竟自己还有努力到八九才行。

有了这个铺垫,香菱没了开始的那种压力,有了真兴趣,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香菱说了下自己看到的诗词以及自己听到的一些写诗的讲究,困惑非常多。
学生对一门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好的老师必须首先要了解的事情。黛玉不着痕迹的就诱导着香菱把自己想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厉害。
再借机循循善诱即可,教学教学,有教也要有学,缺一不可的。于是黛玉顺着香菱说道:
“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主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先认可一部分香菱现在的理解,说一部分是香菱对这个“新奇”二字这里还是理解的有些偏了,黛玉上面所说“奇句”的本义不在新也不在奇,而是精准达意。所以黛玉在表面上认可香菱的同时,又不着痕迹的加以纠正,引出一个理论词语“不以词害意。”
到这,香菱未必听得懂了,但黛玉前面的鼓励,让她可以继续主动的去选择自己认为能听懂的路数,只见她继续说道: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好了,提到自己读过且认为的好诗了,指点起来就更简单了。黛玉随即不再诱导,而是直接当头棒喝,道:
“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然后给出自己的要求,并提供了资料: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黛玉给的这些书里,还特地圈出了自己认为的有代表性的好诗,让香菱把这些细细读去。
这里黛玉没有拿出书,直接开始一首一首的讲,而是先让香菱自己读,读完了自己说理解到的程度,黛玉再适时的给予纠正。
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后面香菱连续举了自己理解到的好句子,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香菱对前面一句的理解是“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在黛玉看来,能将一句诗看似不合理的用词琢磨到这里,就算是入门了。
香菱作诗其实也有天赋,这才短短几日,黛玉并没有逼着她只背诗,而是看到她能领悟到用词之妙后,便直接安排题目让她动笔写诗了。
香菱按黛玉给的题目(十四寒韵,以月为题)写了第一首诗:
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旅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实话说,我看不出问题,比我胡诌的好多了。但观黛玉的态度,还是有差距的,而且仅仅是靠香菱自己的悟性,通过努力还可以写的更好,所以只见她继续鼓励,道: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评的是“措辞不雅”,又说被缚住了,不知道这里说的是被什么缚住了。
于是又苦思修改了一番: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仍然实话实说,没发现跟上面的区别在哪里,但这回黛玉没见到,宝钗倒是评论不佳,香菱索性再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回的诗本人还是看不出与上面两首的差异。虽然书中没有直接写黛玉的看法,但香菱就此进入了诗社,书中借探春的话表示了对香菱写诗的认可:
“……便是不会,也没难处。你看香菱就知道了。”
只是探春不知道的是,香菱能从一个不会读诗的人,短短数日之间就能写出让这些才女们认可的诗来,是因为有林黛玉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老师。

而曹雪芹描述黛玉教香菱写诗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篇极具节奏美感的文字。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在教香菱写诗的时候,想必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当年那个一身才气的落魄书生。

点评

毕竟黛玉在这做老师的形象,很像个男老师。  发表于 2023-9-9 15:55
这个过程有没有可能就是当年贾雨村教黛玉写诗的过程,只是用这个方式重现了一下而已。  发表于 2023-9-9 15:54
我甚至觉得黛玉在这个过程里说的一些话,都是当年贾雨村的原话。  发表于 2023-9-9 15:53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读完八十回的前提下,再次重温这段黛玉教诗,对曹雪芹最终泪尽而逝有了些许的理解。
多么优秀的女子,只能圈在深宅大院里,对贾府的兴衰气运却半点力气用不上,自己的命运也只能被动的随着起伏消亡。
可悲可叹……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梦 邀请云版给讲解下香菱这三首诗的区别啊
云梦 2024-5-26 10:46
回复
很有见解~
不好意思才看到,抱歉~
贴个旧帖蒙混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注意到黛玉进入贾府之后,贾雨村也曾几次到过贾府,但没有见黛玉一次。
虽然也能理解,毕竟两人只是师生之谊,且黛玉父母已亡,再见不太合适。
但仍然觉得人情淡薄如斯,又是一叹。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9-9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非常棒,可见上官读书,认真且细致。这篇,可以当做老师讲课的教案了。掰开揉碎了地讲,这么看书,哪个学生还能不明白呢。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9-9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人 发表于 2023-9-9 13:53
黛玉在教香菱写诗的时候,想必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当年那个一身才气的落魄书生。 ...

贾雨村的诗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得到过甄世隐的赞叹。他在教黛玉时,极可能会给黛玉讲到这方面。

贾雨村不是个刻板的老师,他会因材施教,而黛玉又聪颖领悟力强。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3-9-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人 发表于 2023-9-9 14:12
在读完八十回的前提下,再次重温这段黛玉教诗,对曹雪芹最终泪尽而逝有了些许的理解。
多么优秀的女子,只 ...

曹雪芹写此书,本就是为女儿作传,同时也为那些同有补天才用,却被弃之的怀才不遇之人不平。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3-9-9 17:58
贾雨村的诗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得到过甄世隐的赞叹。他在教黛玉时,极可能会给黛玉讲到这方面。

贾雨村不 ...

看他行事便知是个善于权变的人,但毕竟权变的前提得熟知各种规则,科考也是一样,不吃透四书五经,断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6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