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了空调,推窗、晚风几许,顿觉心情舒畅。见楼下邻家小姑娘手执团扇,身着古装流仙裙,头上挽起精致的发髻,笑声悦耳动人。
这样的夜,跟随论坛关于七夕的各类活动,想着这个浪漫的日子近了...可从小听到关于它的故事向来是带着苦味的。那会,奶奶还在,她总一边搓麻绳,一边给我讲各种小故事,讲最多的要数《牛郎织女》了,儿时总不解为何喜鹊能搭桥,而王母却偏要划河?奶奶会停下搓麻绳的手笑道:“傻姑娘,若天天相见,哪还会有‘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珍贵?”如今想来,这相逢变成特定一个日子,又怎会没期待呢?364日的相离,换来一夕的指尖相触,像极前阵子看《玫瑰的故事》,玫瑰为与庄国栋跨国相见,提前忙活完手头工作,飞机速度越快,越显相聚奢侈。
街边花店多了关于七夕的商业气息,单价也较平日渐渐上涨。想起古装剧里的男女在七夕夜会把自己梳妆打扮一番,与心仪之人相约,那雀跃的心情不亚于现代人们收到礼物的心情,只是现在常用钞票换速成的浪漫,而我却更喜于古人以针线熬煮的期待。那会奶奶常说,鲜花再美,不及送一双亲手纳好的鞋垫实在。
路过的晚风,没了白日的燥热,偶见散步行人走走又停停,孩童前边嬉戏,后面跟着并肩同行的父母,这一幕,比任情爱情电影都鲜活,他们没有银河的阻隔,只有琐碎的真实。
抬头,流云掠过弦月,确像鹊桥轮廓。手机响,友人问要地址,他住乡下,趁赶集,去书店邮筒给我寄来留有他字迹的明信片,暖心至极,我笑:“多少年前的记忆了,以前FF论坛还在时,管理组邮寄的从未收到过。”他答:这次寄的挂号件,邮局人会带专用信封,一定可收到。我欣喜,论坛不在,温情还在~
夜渐深,隔壁传来琴声,邻居孩子正弹《长相思》,断断续续,还错了好几个音,但弹琴人耐心,一遍遍重头来过。最近也挺喜欢自己的状态,静心写字,坚持直播,收益多少另说,只享受当下这份耐心,或许慢一些的期待,久一点的等待,才是七夕的本味,七夕快乐,予读字的你,也予写字的我~